2022庆祝59週年阁庆对聯

紫闕宗風振德善昭蘇恩光霈 登壇紹統凝教揚博愛瑞祥臻

2011年7月8日星期五

紫登主坛师尊-天后圣母师尊传略

  

     宋天后, 福建莆田县人, 闽都巡检颜第六女, 小字默娘, 母王氏, 生时祥光普照, 满室芬香, 幼儿神异, 卓赋不凡, 且能通悟秘法, 预谈休咎, 靡不奇中, 及长能乘席渡海, 驾云游岛屿之间, 父兄经商海上, 适遇暴风, 师奋勇救父, 人海寻兄, 孝行传於闾里, 惜天不假年, 仅二十而终, 宋、元、明、清、屡著灵迹, 海上显圣, 啧啧称奇, 明永乐得天妃, 清康熙时, 又加封为天后, 历朝均列入祀典, 可谓信而有徵, 是以每年旧历三月廿三日, 为天后圣诞之期, 俗称天后乃航海护法灵神, 凡重, 举行庆祝盛典, 藉表纪念属航海之士, 莫不崇祀惟虔, 而水上居民於圣诞日, 咸视为最隆云。

德德社协天阁主裁竭忠王关平少帝传略

德德社协天阁主裁竭忠王关平少帝传略

     少帝三国时山西省, 解州常平村, 宝池里人氏, 姓关讳平, 祖道远公, 性至孝, 当其父殁, 庐墓三年, 既免丧, 於桓帝廷熹三年, 庚子六月廿四日生圣帝, 圣帝长, 娶胡氏, 於灵帝光和元年, 戊午五月十三日生少帝, 少帝幼有神威, 德义巍巍, 年未弱冠, 文经武纬, 匡王护国, 奇勋早建於西蜀, 异略素著於北魏, 大孝大忠, 至仁至勇, 补造化之不足, 佐圣帝以立功, 迨先主取汉中, 圣帝英灵飞升, 少帝亦同时就义, 宋太祖趟匡胤仕後周时, 曾从世宗征讨淮南扬州等地, 为敌寇所陷, 忽有天神解围日, 某周将军也, 奉汉寿亭侯命, 解仁君厄, 太祖既受封殿前都检点, 归德节度使, 乃奏请封圣帝为协天神武大帝, 以崇其德, 并配祀少帝周将军於协天神庙, 及太祖受後周禅让, 改国号日宋, 郊祀上帝, 并配少帝, 崇封辅国天 尊, 明万历二十四年, 圣帝於宫中显化, 单刀伏魔, 神宗皇帝敕封为三界伏魔大帝, 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 而少帝亦追封为竭忠王, 周将军为威灵忠勇公, 乾隆三十三年, 敕追封为谨封, 敕封为敕奉, 以尊崇也, 嘉庆二十五年七月十五日, 定致祭, 用双怡写, 先是雍正三年, 封圣帝三代, 十年定关樾裔世袭五经博士, 关樾, 即少帝哲嗣, 关氏谱言, 少帝妻趟氏, 闻麦城破, 携八岁子樾避於安乡民家, 改姓门, 至晋平吴, 始携子出, 复关姓, 今关裔皆竭忠王平後也, 至九天威灵显化大天尊, 暨德德社协天阁主裁, 乃少帝神坛显化, 降笔於清叶及民初之史实, 而为今日德教复兴之端绪耳。

伏魔大帝关圣帝君玉皇大天尊传略

   伏魔大帝关圣帝君玉皇大天尊传略 
   关圣帝君, 三国蜀汉解州人, (今山西省解县)名羽, 字云长, 本字长生, 美须髯, 善韬略, 与汉昭烈帝刘玄德, 桓侯张翼德, 义结桃园, 破黄巾, 诛董卓, 忠扶汉室, 下邳初败, 先主奔袁绍, 操则以殊礼待帝, 尝表封为汉寿亭侯, 义贯乾坤, 秉烛以达旦, 德昭千古, 破壁读春秋, 万世矜式, 绍将颜良文丑, 攻曹亟急, 帝愿出敌, 立斩颜文以报曹恩, 故获赏賫益厚, 迨得先主讯息, 三上辞书, 操避不见, 帝封金却印, 奉嫂寻兄, 威震五关, 勇摄古城, 先主既收江南诸郡, 以帝守襄阳, 及西定益州, 帝乃督荆州事, 拜前将军, 攻败曹仁, 英名益播, 孙权用吕蒙计, 袭破荆州, 帝与少帝平, 皆於章乡蒙难, 时年六十, 後主追谧壮缪侯, 後周时敕封为协天神武大帝, 宋太祖崇封辅国天尊, 宋徽宗, 高宗, 孝宗, 及元文帝, 均奉以王, 明万历二十四年, 宫中显圣单刀伏魔, 神宗皇帝, 敕封为三界伏魔大帝, 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 清世祖曾降谕旨, 封为忠义圣武开圣大帝, 清高宗降旨, 加灵佑二字, 仁宗又加仁勇二字, 民国三年, 甲寅, 与忠武王岳飞公, 合祀武庙, 民国十三年, 岁次甲子, 成都通儒坛降谕, 受禅登极, 号万世人极, 三界圣尊, 玄旻高上帝, 玉皇赦罪大天尊。

2011年7月6日星期三

回教谟罕默德教主传略



回教主, 曰谟罕默德, 姓哈申氏, 诞於亚刺比亚之墨克都城, 父名亚伯达, 母曰额美妫, 生时右手掩目, 左手遮羞, 落地作叩头状, 自言曰, 此为大神, 吾为神之先知, 後乳於乳母哈娌默氏, 三岁与群儿游, 忽群儿惊奔, 乳母急出视之, 见其郊立, 仰视天空, 问其故曰, 适有二白衣神, 捧金盆, 贮雪水, 剖吾腹, 取脏腑洗之, 出黑血数块, 自觉身心愉快, 及长有圣名, 塞尔渡古来氏族等人均忌之, 欲加害, 其祖引往他避, 迨其祖殁, 遂由其叔额卜他立部教养, 爱如己子, 二十三烕从叔贾於沙漠, 有名补白克尔者, 年十八, 亦同行, 将至圃宿里地, 谟祖坐树下, 遇天主教徒卜海喇问曰, 坐此树下者何人, 补白克尔曰, 谟罕默德, 卜惊曰, 此末世圣人也, 此树名息得尔, 乃昔时耶稣所植, 尝言自我坐此树後, 无人能坐得坐者, 其惟末世圣人乎, 今六百年矣, 此子坐此, 圣人之应也, 补白克尔闻言, 发心信仰皈依, 後谟祖四十三烕, 为受天命, 称圣之始, 其妻赫底澈氏, 与其仆人, 暨一富人名亚标比结, 以及补白克尔欧墨尔, 欧思茫尔, 裏墨加祖杯等, 皆佐其成立新教者, 其教崇拜独一真神, 排斥偶像, 故人皆反对, 甚至聚排击之, 谟祖避难於米地拿, 归化者益众, 自率信徒, 以武力扩充其教, 遂征服其他敌族, 自为阿刺伯王教, 遂大著所著之经名阿兰经, 亦名古兰经, 是为回教之宗。

基督教耶稣教主传略



耶教主名耶稣, 为亚伯拉罕之後, 其二十八代祖, 乃犹太王大卫是也, 圣母日玛利亚, 父日约瑟, 然耶主非由情欲所生, 乃圣母为童女时, 圣灵结胎, 与太上老君, 释迦如来之降世, 若合符节, 生而颖异, 智慧俱足, 十二岁时, 於耶路撒冷圣殿中, 即与大祭司谈道, 极为在座者叹为希有, 三十岁於约但河受洗於先知, 施洗约翰得极充之灵光, 禁食於旷野, 四十昼夜, 得大神通魔王撒但, 三次试探之, 皆为耶主摧伏, 自後讲道无定所, 後以神通作医人病苦之慈行, 使瞽聋瘫跛, 均得见闻行走, 尝以五饼二鱼, 饱五千听众, 其教人之法语, 多用比喻而归诸内心, 其要点有三, 日信, 日爱, 日望, 信为独一真宰, 爱则博爱至於仇敌, 望则以纯洁之心灵, 崇拜上帝, 而得超生於上帝之堂也, 其後为法利赛人撒都, 该人生寸在罗马谘害之, 临刑於十字架时, 尚作恳切之祈祷, 为仇人祈赦免, 其博爱之教, 所以日昌, 是为耶教之宗。

释迦牟尼佛传略



释迦牟尼佛, 佛教始祖, 亦云释迦文佛, 周昭王廿六年, 诞生於中印度, 侨萨罗国, 迦吡罗卫城, 名悉达多, 父为迦毗罗卫城主, 净饭王, 母摩耶夫人, 从母右胁下诞生後七日, 摩耶逝世, 赖姨母波阁波持抚育之, 十九岁纳拘利城主, 善觉王之女, 耶输陀罗为妃, 二十九岁时, 偶乘车出游, 见生老病死者, 深悟世间之无常, 遂决意出家, 一日夜半, (时十二月八日)乘马潜出王城, 入东方蓝摩国, 剃发为沙门, 旋诣王舍城边, 阿兰若林, 就郁陀罗伽仙求道, 遂修习诸种禅定, 更至优楼频螺村之雪山, 毕鉢罗树一佛於此成道故人名菩提树一下敷草结跏趺坐, 誓日「不成正觉, 终不起此坐」至二月八日夜, 忽睹明星而大悟, 得一切种智, 於是成大觉世尊, 为人天之大导师, 时年三十五也, 「诸经论中, 亦有云十九岁出家, 三十成道者」於是周游四方, 化导群类, 凡四十余载, 示寂於拘尼那城, 跋提河一恒河一边, 婆罗双树之下, 时周穆王五十三年, 一公元前九四九年一二月十五日, 应世共七十九年云。

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传略



孔子为儒家之祖, 春秋鲁人也, 名丘字仲尼, 生於周灵王二十一午八月廿七日, 卒於周敬王四十一年, 一公元前五五一—四七九一生有圣德, 学无常师, 尝问礼於老聃, 学乐於长弘, 学琴於师襄, 为鲁司空, 又为大师寇, 摄行相事, 诛少正卯, 鲁国大治, 当时日击时艰, 欲以道匡救末世, 故周游列国十三年, 而道卒不行, 年六十八乃返鲁, 删诗圭曰, 订礼乐, 赞周易, 作春秋, 以教後世, 弟子三千, 身通六艺称贤者, 七十二人, 唐开元二十七年己卯, 追谧文宣王, 赠弟子各公, 侯, 伯, 宋大中祥符元年戊中, 加谧至圣文宣王, 元大德十年, 丙午加号大成至圣文宣王, 明嘉靖九年庚寅, 改称至圣先师, 从祀诸贤, 故所封爵皆罢去, 清顺治二年乙酉, 定文庙, 谧号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 十四年丁酉, 改称至圣先师孔子。

道祖太上老君传略



道祖李耳, 字伯阳, 谧日聃, 周楚苦县濑乡曲仁里人, 母怀孕八十一年, 由左腋下降, 诞生而白首, 故称老子, 周时为守藏吏, 通礼乐, 盛德犹龙, 故孔子师之, 其学以自隐, 无名为务, 周昭王二十三年, 驾青牛, 过函谷关, 至关, 关令尹喜日, 「子将隐矣, 强为我著书, 于是著道德经上下篇八十三早, 共五千余言, 乃去, 莫知其所终, 本不以宗教名, 自东汉张道陵以符镊禁咒之法行世, 乃有道教教民之立, 奉老聃为教祖, 其哲义包括儒释之精髓, 而道者, 乃苴(所称谓一定之理, 犹道路为人所由也, 其旨惟「抱一」, 抱一者何, 即德念德化德行之「德」耳, 其道非他, 仍道本於德, 非德则非道, 无德即无道, 故道德经上下二篇, 为後世宣扬德教者之楷模, 唐德宗时, 柳师浑倡明德教, 尊崇老聃为教祖, 而奉行教 化, 普及人间。

泛論紫鸞興廢

論紫鸞興廢(上篇)


天運壬戌年四月十四日(7.5.1982)于星洲德教會紫盈閣



道濟活佛師尊降示

      蓋聞禍福吉凶,皆由德定,合離聚散,悉仗緣成,斯言誠不謬也。

      瘋僧踄降凡塵,遊戲人間,奔走廟壇,兼鎭盈閣,奉命肅整鸞風,幸蒙  師禱眷佐,袂詠玄詩,滿篇寶鑒,以期暮鼓晨鐘,聲震世人迷覺,冀師徒能報命與協宮,惜因盈宇福音初卷,遠離規則,致未能普光耳!此亦數理所關也。尚幸次卷闡揚,諸生能群同而奮迅,雖編核未臻善美,然乃距教旨非遙,且能於壬戌立夏之前面世。足證群同之功,誠當嘉讃,活佛恬愉於懷矣!哈哈!

      德爻臨【蠱】,多事之秋,蠱變外卦,邪流沖激,前玄昔泄,諸子未加關心。慎觀紫鸞掌職,多萌私遂之念,致傳真失寔,遂使冥頑有機可乘,哄動不識之無,入其圈套,搧動妖氛,罩遮德門,此亦數理乘除,循環不息,皆因未加防患使然也!

      矧夫是非之論,世難定評,蓋是中有非,非中有是,因是因非,二分彼此,以是成是,不見其是,以是成非,其是乃見,以是破非,其非猶張,以非破非,其非必亡,斯乃古法,人能用之,歷歷可驗,非道濟敢犯佛規而宣者也。

      聖人傳道,必授異才,異才懷私,即成冥頑。聖柳傳玄,必先練慧掌,後考其德,一俟慧德兼備,天職可膺矣!是故習乩過程,必有清濁殘差,清者純風,濁者矛盾,純風堪挹,矛盾可拋,理所必然也。奈何以一體鄙棄而致焚盤化柳耶?

      紫鸞興廢,全在人心,仙佛慈悲,必難強制,對悖道誤教之人,更無呵責,蓋天地不言,殖其道於賢者之心,故賢者之言,乃代天地所發,是非黑白,終能澄清也。

      德教振興,端賴沙鸞,聖諭頻宣,善書普戴,德佈全球,教揚海宇,宗旨所規,綱領所訂,尚中途變遷,何異仙佛欺世而食言耶?

      二九既週,三九亦圓,四九開端,濟振興起,皆仗乩創之功,茍因掌生小己意慾,而致永毀寶盤,則德子遍句異地,將何以向彼等釋憾,有豈能避矛盾之嫌也!是故神乩之興廢,應顧大體而定,非以狹義而作準繩,斯亦必然之理也。

      哈哈!德在修身,將見素而抱樸,名非榮績,必淡薄而厚功,斯語可作勞德之座右銘,願諸子共勉之!


泛論紫鸞興廢(下篇)


天運壬戌年九月初九日飛花節夕(25.10.1982)于馬六甲紫昌閣


道濟活佛師尊降示



   紫盈四月十四特柳,道濟感懷而作【泛論紫鸞興廢】之文,猶未盡意,今夕掌生濟濟,會聚昌臺,活佛又復感懷,意要續成全篇,爾等恭聆之可。

      觀乎日中則昃,月盈則虧;剝復否泰,循環迭更;治亂興起,遞嬗分異,形象之變,雖仙佛亦不能挽救,紫鸞之隆替,人心則可以轉化也。

      蓋神柳乃至精至妙之器,聖賢設教,用之而為仙凡溝通,化世指迷;施之可作暮鼓晨鐘,一可以而警狂妄,一可憑此以佑善良,教業弘揚,賴此倍功,人心向道,感格天地,神通相應,則可轉移氣運也。

      庚戌復鸞,森昌肇始,新英孚繼,芳績昭然,光陰飛馳,時屆一紀,紫增十一,鸞開十七,雖未比當年氣象,慕德來歸者則弗遜往昔,若云非聖柳之功,何異自欺欺人耶!

      然而利己之心,雖逸士高賢亦或不免,但利己者必損於人,是故種種機械,因之而生,色色冤怨,因是而造,此皆一念之為害也。


       世道迷離,方方隱伏,德門寬敞,處處潛藏,掌生群中,難免良莠不齊,嘿流沾染,修持惚恍,一登乩臺,即萌意念,內懷貪仞,外發詭言,神昏氣散,任所暢為,黨同伐異,傾軋相功,詩詞鄙俗,文無倫次
,宣教者輕率闡發,致人群譭謗不息,大損德門嘉譽,所謂內魔先作,外魔乘之,德宇蒙塵,遂成陰陽不調之狀,頹唐不振之形矣!寧不悲乎!
                                              
茯苓
菟絲
應知菟絲茯苓,一氣所化,性雖分異,氣則相屬,但有偏勝,幸無偏絕。其一積陰外凝,其一純陽外結,若得甘草以和之,則可互相為用,且能宏效兼收也。
   天地之陰陽均調,萬物乃生;人身之陰陽均調,百脈乃和,是故素問云:【亢則害,承乃制。】以此觀之,二氣沖擊,若只偏勝,得甘草以和之,則紫鸞當興;設若氣成偏絕,則神柳應息。若此,斯免受妖魔所乘,以保榮譽,待時而興,週而復始,寒雪嚴霜,必有東風解凍,回黃轉綠之期哉!


   欲圖補天浴日之功,當立摩厲以須之志;佛燈遠亮,大道光明,願望等再勉之!勉之!勉之!

2011年7月4日星期一

丁加奴德教會紫孚閣 孚壇九五吟(孚銘)其二

1971 年天運辛亥年九月初五日


師道濟活佛降詠

紫鸞復興,昌其而英,三一新會,九五孚盟,
由是而廣,緣及生登,森壇後應,善子歡騰,
壬子繼播,丙辰爭鳴,週期運轉,玄奧待徵,
傳諭諸掌,學乩唯誠,正心格物,慧質自靈,
毋怠毋驕,義務服膺,柳乩神聖,言非無憑,
前車可鑒,時作右銘,私慾一動,魔障隨生,
居心好奇,其來成贗,中道志頹,十載難精,
仙佛慈悲、不現爾形,有功必賞,有過必懲,
一朝寄命,矢志不更,不思歛財,不為權徵,
口德宜脩,常檢其行,坦坦蕩蕩,流言莫聽,
一心為德,夙掌因成,為教立勳,功冊協庭,
爾宜勉旃,珍惜前程,師言悲切,當記在胸。




丁加奴德教會紫孚閣 孚壇九五吟(孚銘)其一

1971年天運辛亥年九月初五日


孚佑大帝降詠

協天頒詔
紫鸞興佳兆
昌復始
英新紹
孚壇明柳義
繼起先揮躍
生登報
森霞煥彩雲中嘯
神筆常揮绰
浩然大千躍
揚真德
玄乩妙
福音飄寰宇
人海明燈照
引善子
共弘聖業千秋皦
~~調寄千秋歲~~

柳元阳师尊降咏

磬魚齊鳴  緣結紫庭
八盤傳諭  週示群英
楊枝揚起  楊柳命名
一類二種  聖木玄精
用之鎮宅  邪魅遁形
用之沙漠  測泉聞聲
用之鸞筆  感恪神明
雙陽分執  感而通靈
神咒朗誦  筆隨旋行
掌生慧貭  意念純清
俗慾蠲除  神聚氣凝
左右相應  揮舞不停
鸞前執筆  相合相迎
聖真降鸞  矯若遊龍
訓文谆谆  古德昭銘
詩詞歌賦  頃刻章成
嘉言懿範  人海明燈
德風所至  善容念萌
指迷開悟  化渡蒼生
決疑治病  禱者為誠
善書萬卷  遐邇嘉評
紫壇神器  揚教千城
流傳千載  史籍可憑
萬世永昭  爾宜維興


南洋德總紫系二九復鸞鸞文


天運辛亥年九月初五日(1971
登嘉樓德教會紫孚閣

師道濟活佛降示

紫鸞復興     起而     三一新會     九五
由是而廣     緣及生登     壇後應     善子歡騰
壬子繼播     丙辰爭鳴     週期運轉     玄奧待徵
傳諭諸掌     學乩唯誠     正心格物     慧貫自靈
毋怠毋嬌     義務服膺     柳乩神聖     言非無憑
前車可鑒     時作右銘     私慾一動     魔障隨生
居心好奇     其來成贗     中道志頹     十載難精
仙佛慈悲     不現爾形     有功必賞     有過必懲
一朝寄命     矢志不更     不思斂財     不為權爭
口德宜守     常撿操行     坦坦蕩蕩     流言莫聽
一心為德     夙掌因成     為教立勳     功冊協庭
爾等勉旃     珍惜前程     師言懇切     當記在胸

                                                                             


      
(一)            丁未年次年、戊申年(1968)十月十八日星洲德教會紫新閣閣慶日,由南洋德教會會長領導十八閣閣長,禱請開鸞,結果謹得值日天曹諭示:德教千秋,紫鸞圓週,精誠推展,人事善謀。

(二)            己酉年(1969)三月初三日,森美蘭德教會紫森閣慶祝玄天上帝師尊聖誕開鸞,第十二屆南總會長林瑞益(輪值閣紫森閣閣長)主持。成凡師兄降示:聖鸞復開,萬眾善懷,乾坤再造,紫壇廣栽。
玄天上帝師尊諭示:此後開鸞,須待明朗化,屆時全紫鸞恢復照舊,宜加注意。

(三)            庚戌年(1970)五月廿日,馬六甲德教會紫昌閣慶祝十六週年閣慶,吳琴譜閣長領導全體董事率先全面復鸞。紫英、紫新、紫孚、紫生、紫登、紫森相繼爭鳴。至壬戌年(1982,時屆一紀(十二年),德教增創十一閣,鸞開十七,自此,新閣遍處林立,迄今猶在擴展,方興未艾(相關鸞文請參閱道濟師尊泛論紫鸞興廢一文)

(四)            三一新會,係指辛亥年(1971)三月初一日,紫新閣復鸞。紫昌、紫英、紫新三閣掌生之會。

(五)            九五孚盟,係指辛亥年(1971)九月初五日,紫孚閣復鸞。紫昌、紫英、紫新、紫孚四閣掌生與紫孚會盟。


恭錄德教會紫林閣鸞文

      道濟師尊降示

    夫,緣生緣滅,必有因緣,一事一物,皆有緣起,一閣之創立,亦複如是,皆有其根源也!
聖賢立教,玄柳傳玄,柳鸞透命,真理敷宣,以神柳之慧骨,融貫純掌之慧聰,洽合而乩動,所示之乩文,邈博深遠!
楊柳臨風,與其內外平成而涵通一炁,不驕則懷柔致遠,不怠則仁聲廣佈,代達天職,廣開蔽塞之門,暢通仁義之路,應緣夙子,人人皆可慎篤無虧,處處和平共式,本一誠可格奸宄,利一物而合裕如!
蓬生蔴中,不扶自直,白紗入緇,不染自黑。神者,心也,心正而道明,即神者心也,心既神也,若是欺心,便是欺神。然神無人恭迎,而神何以顯其威靈,人無神之提拔,而人何以消其災禍!神道之設教,以鸞乩啟迪人心之罔眛。鸞者,神之所乘載:乩者,神之所旋舞,藉柳敷玄渡人,以挽世道之衰微!
然神由邪正之別,邪者,易成亦易衰;正者,可興不滅,唯智者,能悟其道而會其神。祝香辭曰:『神人相通惟心感、心感信香化蒼穹』。開乩在於興善,所懲在於惡慝,正氣凛而邪魍消,真理在而百長治,非天下之至誠,不足畢一時之知,非涵蓋之深,則易隨波逐末也!
諸生入德輔教,振揚宗風,宜應究本尋源,明確鑒定,本系之宗脈薪統,而不隨緣赴會,人云亦云,而捨本逐末也!
蓋循廻有律,數理難推,無春秋則不能定四時,無陰陽則不明靡勝,若斷其律,則通塞不振,若乏其儀,則明暗不分,若欲秉其理而究其文,修其文而賦其章,皆須述直,其緣起也!
須知世道,演變無常,吉凶難測,唯變所適,始見其道,道蓄者廣,理著者週,因而廣大而配四時,週流而定六虛,若變者未行其岡,若運者合其則而未窮本思源,其道必衰必敗也!
故修律有則,強道乃革,若存迷惑,必未見其真,不明循廻,何以宣揚,不察數理,則實在薄矜,天地之廣闊,養育眾生,河海之寬大,容納萬物,造化之生機,生生不息,唯玄易爻數可測知,憑其本而變日月,統其正而配乾坤,浩浩之大,淵淵之深,諸生若非涉步聖門之通徑,不克自悟其辭,烏足以洞天地之玄奧也!
須知聖賢授課,玄柳傳真,端賴純掌,若異才懷私即成頑冥,掌生務役,道即成魔,靈為邪化,傳真欠實,必易受有心人所乘,哄動迷信,散佈妖氣,迷漫德庭,然追根究底,乃主政者未加防患所使然也!
故掌柳者,必存正念,廣積慧智,正理於一心,契撮聖靈,運正氣於柳筆。蓋浩然之產生,猶出靈機所蓄養,滔滔而所滯塞,大道頒行,通暢無礙,文之徵也!清濁之分,全憑人之智慧所審察,十目所視,千夫所指,清者純風,濁者迷昧,純風堪器,迷昧當棄,理所必然也!
德壇興柳,弘揚聖教,求勤則有廣效之功,守律則有表率之卓見。天下道場,鸞闕雖多,雖多亦奚以為,故宜應循皈傳統,暮鼓晨鐘,一鳴可奐美侖,一喝可憾雲霄,一吒可鎮邪魔。豐偉之功,善積之著,人神允協,並駕所輸,恩光榮耀,內外平成,服膺弗更,遐邇泰康,功德無量!

何謂乩理

白雲道長降示: 

白云道长张玄同师尊圣像
   夫柳一枝,何能運用若是,似乎迷信,使人莫測其妙。予不得不為諸子一解,以明其理,而息其疑。

   夫柳者,有六壬之質,外陽內陰,倚日月而生長,柳節之內,八卦現形,為眾木最神明者。柳有三德:

(一)葉垂向地,禮也。
(二)柳梗而朝,勇也。
(三)柳之中根,直沖降土,仁也

   他木則無,柳尚有義,因柳初生之時,葉則朝東,不論產於何方,莫不如是,以紀念神農大帝。此則義也。因神農氏在生時,獨視柳為吉祥之木,桃為化兇之木,故柳有此封號,永報不忘。
        
   至柳枝之為乩,何以誦典則動,聞典則至?柳枝之動,乃為靈臨乩時之吹氣成語,一氣呵成,亦即開口之意,乩者則因神神之法,且含上述之乾坤,故能動也,非為靈使之而後動也。

   須知為靈之語,入諸柳頭,柳則依靈之語以行動,而呈現於沙盤之中,遂成字形。若功行不足者,柳則置之度外,終難成文。或乩手欠慧而心亂,亦不能達,不達即不成文。須知柳之為木,乃神明者,其聰慧之處,惟靈方知。而乩手因執乩之故,故亦宜有慧性。乩手之慧憑柳,柳之慧憑靈,靈之慧憑道。以上四語,乃乩之道理。故乩手者,宜靜而慧定,定則柳枝之運用亦定。不然,則靈雖出令而柳奉命,然以乩手之不靜不慧,故命難及乩手,而功成廢。

   蓋柳枝乃最靜者,而靈乃正主動。茍乩手雜亂,或靜動不定,以致無成。故乩之靈與不靈,責在乩手。尤其是正乩手。正乩手在執乩之責任中,乃奉柳之命,亦即被動者,柳則是次主動者。以上之言,子其明乎?總而言之,柳乃郵者,乩手乃郵差之駕御者,以上所述,則明甚矣!

   至每降乩,靈者親臨乩前乎?曰:必親臨乩前。然何速之至此乎?曰:神通廣大,佛法無邊也。乩手是否有神靈附身?何以有者能,而有者不能?曰:乩手絕對無神附身,惟有者能而有者不能者,乃有關乩手之三德五品,最少應有一德方可。其次正乩手並宜精神飽滿,方能勝任,且應有聰明之性,始能轉達乩意。不然則柳作柳動,乩手作乩手動,如獨角戲;如出諸自動,則不成成矣。

   靈何以聞典即至?曰:心血來潮,一推即覺,亦即神通廣大,佛法無邊也!然則扶乩屬精神學抑靈魂學!曰:乃佛法廣大之玄法,亦即玄學。神通不大者,則以靈魂寄之,謂之靈魂學。須知玄學與靈魂學,內中分二,即上下之別,亦即上乘下乘之別。以上之論,諒子等當可明矣!

何謂乩之邪正

柳春芳師尊降

      道靈幻幻,寄太虛而之四方;仙蹤茫茫,藉柳木而生玄妙。然以仙靈而無人靈,空空不能成文,以人靈而乏仙靈,則迷蒙未能敏捷,故須合陰陽兩掌之氣,而神人通矣!

      然乩須要有本能慧性,及心存德念,方能勝任。木之能動,執乩者之慧憑柳,柳之慧憑師,師之慧則憑道法。夫如是,則下筆千言,不費心思,否則遲滯而不敏捷。然正靈無僞,真仙無邪,柳藏八卦,有靈木之稱。
人心虛偽,故有邪正之別,世人要明邪正之理,唯心而憑,唯心可表,執乩者心地之邪正可明矣。

   夫心邪乩邪,真仙不降邪心。何者?貪念存也,那有天仙作其生財之工具乎!心正則乩正,心空無念,則真靈降。何者?心直即道場也,降之而可渡世救苦矣。

心正恰似月懸空  萬里無雲呈玲瓏
大地光輝處處現  心地與此一般同
心邪又似月蓋雲  十分光亮露二分
一輪天鏡現黑影  何能照耀大乾坤


  

文昌帝君说乩精義

            天運甲午年十二月初九日 (2.1.1955)                                                                                                                                                                 

文昌帝君降諭星洲德教會紫新閣


 



      乩者吓也,言稽疑也,有事而叩於神者也。故其理通於卜筮。易繫辭曰:『問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響,無有遠邇幽深,遂知來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於此。』又曰:『易无思也,无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乩沙理,亦猶是已.

    太上知卜筮之理,至為深奧,決斷為難,故剙為簡便之乩鸞,與人直接,真是天人共語,仙凡交通,聚數千年以上仙佛聖真,一堂晤對,音容不隔,響欬如生,親炙其光,承聆其訓,如對師保,如依父母,尚友之樂,孰逾於此?

    故其理至玄至妙,代有傳人,習此道者,必須具有宿慧靈根,益以讀書窮理之功,兼之體行功過寶格,口不妄言,身不妄行,以正己正人為心,立達胞與為念。故習乩者,不恃乎符籙,而在乎恒誠,及其登臺握筆,尤宜定靜安慮,誠意正心,以我之心,契合乎神之心,心與心相印,自然心思活潑,毫無滞機,譬之源泉,其流混混,不假思索,下筆千言,龍蛇走沙,珠璣滿紙,斯足以罄扶乩之能事矣。

       倘為乩生者,心術不正,品行不端,心印未純,理境未澈,而無讀書涵養之功,益以七情六賊之憧擾,私慾障礙之橫生。神即相我,我不應神,而欲洋洋灑灑,撰出佳文,斯已難矣!又況或作或輟,偶爾操觚,不敬不誠,不齊不潔,一登乩臺,神昏氣散,音亂心煩,於是內魔先作,外魔乘之,所謂魔由心造,妖由人與,而種種怪象發現矣,又安能殄滅之哉!

    至於世之迂儒俗子,均門外漢,不明乩理之妙,而欲強以言乩,譬之盲者而與言色,聾者而與言聲,此其可以不必矣!信與不信,毀之謗之,聽之可矣!

    夫古今不少格言善書,真經寶懺,大半皆由乩沙而出,筆錄而成,更有飛鸞一種,尤臻玄妙,不假人力,純出仙機,蜀之七曲鳳山等處,吾帝之降筆亭,雷抒殿,屢著靈異,昭昭在人耳目,此其彰明較著者也。

    夫神道設教,原以補王政之不及,況當今下元末劫,人心險詐,莫可挽回,故有扶乩遊冥,降象飛鸞,以警狂悖,舍此一門,更無鋪救之方矣!爾諸子其勉旃!

紫登阁庆祝36周年纪念暨第三届柔南盟柳、鸿禧双庆

 








天運己卯年(1999)十月十七日紫登閣鸞文  


道濟師尊降吟   

巔巔語   語巔巔
雖是巔來心不巔
慈慈貌   貌慈慈
貌是慈悲心亦慈
治世彌天居上界
拯世臨凡降訓詞
古也斯   今也斯
不改吾志笑嘻嘻
遊迹記   記今宵
志吾同儕共詠篇
有言囑   囑諸生
勤功修道要持恒
勿放棄   棄而疏
奇緣宜結莫錯過
金言玉語常垂訓
何不勤功共練磨

       夫,凡學乩者,端躬直立,雙掌輕端乩柄,心放空,手放定,性中平。
乩行也好,不行也好,由其自然。行覺有意,心隨乩意,神人相通,心隨乩轉,字由乩書,無中生有,有中還無,有有無無,無無有有,此乃無極之變化之。初學之生庶其可也!
       習乩,首要心空,熟觀之,理會之,勤習之,必有成也!若心不空,乩行非神意,習之無益,學之亦無功效也!心空即不生雜念,習之乃修功之法,三心盡滅,四相俱空,你等初息,只要心空,習而久有成也!
       三心即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四相即人相,我相,他人相,壽者相。要盡滅俱空,非神仙不能。爾等是道中人,求道修仙,棄三心俱四相方能達上乘之法。若不說明,爾等不知何謂習乩之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