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庆祝59週年阁庆对聯

紫闕宗風振德善昭蘇恩光霈 登壇紹統凝教揚博愛瑞祥臻

2012年3月25日星期日

浅谈德教在新马地区的发展

德教是广东潮阳县人杨瑞德于1939年创建的一种民间宗教。当时正值二战期间,“因鉴于中日战乱,炮火弥漫全国,人民流离失所,为祈祷战乱早息,地方安宁,乃虔设香案,祷告上苍”。由此创立紫香阁,这是第一个德教组织。此后德教开始在潮汕地区传播和发展。1944年,紫阳阁建立以后,初步确立了德教的教义和宗旨。“德教似乎已经完成了作为一门新兴的宗教的基本条件:有崇祀的主神,有经典,有统一的祭祀仪式”。以后数年间,德教在潮汕地区相继创办了20多个德教会阁。德教在当时既起到了抚慰人们心灵的作用,同时也继承了潮汕地区民间宗教组织的慈善救济功能。二战后,德教开始走出中国,向香港和东南亚地区传播。本文主要论述德教在新马地区的发展并探析其发展的原因。
一、德教在新马地区的发展
1952年,德教在新加坡创设了紫新阁,这是新马地区第一个德教组织。德教在新马地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教义的完善;师尊群的扩大;德教组织内部结构的完善;德教会阁数量的增加等方面。
(一)德教教义的完善
德教在创始阶段,教义并不确切和完善。郑良树先生通过对潮汕时期(1939.10.25-1947.5.5)至少三十次的乩文观察与研究后认为,“早期德教组织对其最崇高的教义‘德’字,所作的解说和指称,似乎不够具体和周细”。
传人新马地区以后,德教开始通过其神圣的乩文,追溯“德”字的历史。最早是1955年新加坡紫新阁的乩文《阐德真理》:“德者天经地义,不易之至理,明引人人道之径路,指持身涉世之程途,合五洲而一致,亘万古而常昭也”。认为,“德”是天经地义,万古不变的最高真理。“德”字的内涵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孕育和发展才逐渐定型。早期,“德”字的内涵包括仁、义、礼、智、信五德。马贵德后来写《德教说》云:“老祖因当时政治社会之不德,而著述道德经五千言,以为失德之国君臣告诫,孔子师老聃,亦以针对当时环境而彰明德目,是以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称。”所举德目,由五项扩充为八项。后来柯奕贞降鸾怡保济德阁,清楚的提出“十德”的概念及纲目,成为以后德教组织的基本信条。1967年安顺紫蓬阁乩文云:“德者,人之本也,其行则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与乎仁智而备之,足乎已而施于人,则可谓善矣。”再次强调“十德”的纲目。自此以后,德教即以孝、悌等为十大纲目,作为德教组织统一的教义和信条。十大纲目之外,德教又将教规重新厘定为“不贪、不伪、不欺、不骄、不妄、不怠、不怨、不恶”八条戒律。德教还参照中国民间宗教的修持法则,制定七大信条作为德友的行为准绳。七大信条是:教不离德,德不离身;不欺不伪,不贪不妄,不骄不怠;毋侵损相害,无是非诉讼;持志洁净,怡愉自得;父慈子孝,兄友弟亲,夫义妇顺;戒酒,戒淫,戒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这样,通过“七大信条”“十章八则”德教教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二)师尊群的扩大
德教组织所崇拜供奉的师尊,数量相当多,仔细分类的话,会有下列几项:
(1)各教教主:老聃、孔子、释迦牟尼、耶稣、穆罕默德。
(2)属于佛教的:除释迦牟尼外,尚有济公李修缘、观世音菩萨及宋大峰等。
(3)属于道教的:除老聃外,尚有杨筠松及柳春芳等道士。
(4)属于神仙的:何仙姑、蓝彩和、韩湘子、曹国舅、李铁拐、张果老、吕纯阳、及钟离权等八仙。
(5)属于历史人物的:华佗、鬼谷子、岳飞、关羽及关平等。
(6)属于民间传说的:九皇大帝、土地神、黄大仙、天后及齐天大圣等。
德教所崇奉的神不仅数量很多,而且种类也相当复杂。其实,德教的师尊群,是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与演化才会变得如此庞大。德教早期建立的时候,道教思想比较浓厚,随着德教组织的扩展,历史人物的膜拜也被引进德教师尊群。随着德教在潮汕地区的进一步发展,也渗入了相当浓厚的佛教色彩。德教传人新马地区之后,为了适应当地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便将耶稣和穆罕默德也纳入师尊群里,地位与其他师尊相等,实现了五教同宗。但是,正如日本学者野口铁郎所指出的“德教虽说是五教同宗,但基督教、回教相关的神明却从未降鸾,乩示者全为中国俗信仰及佛教系的诸神,可见德教实为中国的宗教”。
总而言之,德教的师尊群极其庞大,也很复杂。虽然这显示了德教的包容性,但是却不利于德教组织的团结和统一。
(三)德教组织内部结构的完善
德教在传人新马地区后,以会阁为单位,组织上采用了现代社团的组织形式,即会阁设董事会,派系则建理事会。其内部的组织结构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如紫系每所会阁均设有董事会,由阁长、副阁长、总务、文书、财政及其他职位组成。阁内不设宣教士或专门神职人员,其宗教仪式由阁长或执委主持。此外尚设有顾问等职。阁长与副阁长通常是由那些比较富有并有社会影响力的人担任。顾问一职则由阁长聘请社会名流担任。每所会阁均有正式会员,互称德友。每名德友都要经过个人申请,董事会批准,方能成为正式会员,同时要缴纳会费。
紫系“德联”设有理事会,其会长依照各会阁建立年代先后顺序,由各阁长轮流担任,理事则从各阁代表中选出。但为了行政上的便利,总务与财务职务通常由与会长同一会阁者担任。
(四)德教会阁数量的增加
德教组织创设新阁的方法一般是,以师尊占谕颁名创阁于某地,然后再以本阁或他阁之力量协助该地创阁。例如,“紫銮阁有从这里扶鸾出其他的德教会。扶鸾是先扶出阁的名字,但是还不知道应该是在哪里,然后几年内再由各地扶鸾出18个人在一个地方创立新的德教会。好像我们这里扶鸾6个,紫如阁扶鸾6个,紫林阁扶鸾6个,就是18个人。而且这些人不是在同一个地方扶鸾出来的。从我们这里扶鸾出来的有古来的紫蔼阁、笨珍的紫珍阁、永平的紫安阁、关丹的紫关阁、江沙的紫江阁、马西的紫慈阁、昔加末的紫昔阁还有边加兰的紫焕阁”,“紫焕阁的成立,是在哥打丁宜(紫登阁)、居銮(紫鸾阁)和丰盛港的德教会扶鸾出来的,而且紫焕阁的阁长夏恭廉以及其他的理事名单,也都是从哥打丁宜、居銮和丰盛港扶鸾选出”。
德教通过扶鸾的方式来组建新的会阁,为了清晰地了解德教组织在马来西亚的分布情况,下面引用一个表格进行说明。
我们(从表1)可以看出,德教组织在新马地区获得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已经建立了83个德教会阁。这些会阁主要分布在西马,霹雳州是马来西亚德教会阁最多的一州,其次是槟榔屿。德教会阁的数量和分布与马来西亚华人人数分布比较一致。由此可以进一步说明,德教主要是在华人社会中传播和发展。
在德教会建立的早期,新的德教会阁虽然是由扶乩而出,但各会阁之间并无隶属关系。1956年,紫系会阁率先打破这种局面,建立了“南洋德教总会”简称“南总”,总会办事处设在紫新阁。1972年,马来西亚社团(修订)法令规定本国社团职员必须为马来西亚公民。于是,马来西亚紫系会阁单独建立“马来西亚德教联合会”简称“德联”。“南总”和“德联”的建立,实现了紫系德教会的团结,提高了德教会在新马地区的威望,促进了这一地区德教的传播和发展。
二、德教在新马地区发展的原因
德教能够在新马地区迅速发展与其自身所具有的功能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其功能适应了社会的需要,才能获得相应的发展。德教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联系乡谊,保持商业联系的场所
德教组织早期在新马地区建立时,其会员大多是潮汕人。比如,紫书阁“起初创阁99巴仙是潮州人,其余的有广东人和福建人。而理事属潮州籍的占80巴仙,会员也占80巴仙。现有千余名会员”。“以前新山90巴仙的居民是潮州人,讲话也讲潮州话”。可见,早期德教组织主要建立在潮汕人比较集中的地区,起到了联系乡谊的作用。德教为商人所创,传人新马地区以后,教权大多也为商人掌握。新马地区一些德教组织领导者的口述,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这一问题。“紫銮阁成立初期很困难,因为很少人知道德教会的宗旨,以为德教会是有钱人参加的玩意,因为在做的人都是有钱人”。这些人大多是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商人,“商界领袖之介入与领导”“保证了德教会之旺业及慈善活动之成功推行”。因此,德教在新马地区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的追求。正如陈志明先生所说的,德教“大体上是一种潮籍商人借以保持生意联系及通过慈善事业提升个人社会地位之组织”。这是德教早期在新马地区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德教在以后的发展中,也逐渐突破了只在潮汕人中传播的局限,成为新马所有华人的宗教。
(二)保持和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在华人社会中起到了教化的作用
战后,东南亚国家采取了很多措施限制华文报纸和华文学校的发展,这给保持和发展中华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是,马来西亚采取了宗教宽容的政策,这又给一些华人宗教社团提供了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契机。德教的教义主要是从中国传统文化而来,特别是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文化和似《道德经》为主要内容的道家文化。濮文起先生认为,德教教义中的“七大信条”十章(十大纲领)、八则,融合了儒、释、道三教的伦理道德,即明清以来民间宗教主张的三教归一思想,其目的就是规范德友“立善积德”,当一名安分守纪的公民。德教的教义和戒律,充分总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很好的保存和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由于参与者主要是华人,德教的教义主张人去恶从善,遵纪守法,抵制物欲的侵蚀,对于净化人心和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很多德教组织的纲领中也明确的反映了这一点,比如怡保济德阁宗旨是:“本阁以提倡道德,纠正风纪,遵从当地政府法律,服务社会,共谋人群幸福,而主要目的乃公开于各族人士祈拜仙佛。”槟城紫云阁章程阐明本阁:“以崇奉德德社诸佛仙尊之硕德伟绩,嘉言懿行,笃志为善,联络感情,本互助之旨,发展一切慈善福利事业,但不参加政治活动”。紫书阁的宗旨是“孝顺和布施”。因此,德教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用“德的精神”劝导众人,这无疑对广大华人信徒起到了道德约束的作用,净化了人的心灵,协调了人际关系,同时也保持和传播了中华的传统文化。
(三)扶危济困,兴办慈善事业
德教组织的一个主要职能就是兴办慈善事业,服务社会。《世界华侨华人词典》将德教组织定义为“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人宗教慈善团体”。早在潮汕地区发展的时期,德教组织就成立了专门的慈善机构。德教传人新马地区以后,其慈善的功能和作用进一步发展。德教会阁兴办的慈善活动很多,主要是施医赠药,赈灾济难等慈善活动。居銮紫銮阁免费提供食物给老人院和孤儿院,此外还施医赠药、施棺赠葬。据资料记载,其施医赠药“是不收钱的,就是看病人的心意,如果没有能力还就算了。活动已经有28年了,就是创阁第二年就有施医赠药。还有,有20多年了。我们帮一些家庭还有人家处理身后事,买棺材给他们,然后帮他们送到义山安葬”。紫书阁“赠医施药是免费的,有两位医师,各族人士都可来看病”。雪兰莪紫芳阁列出了历年赠医施药统计情况,如表2。
其实,民间宗教存在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便是兴办慈善事业。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德教会的慈善组织色彩重于宗教组织色彩。“德教强化以医疗为首的救恤活动,其慈善团体的色彩极为浓厚。但随着中国人进出海外及移民的增加,德教也传播至海外,在海外的德教,与其说和中国本土的德教有不同的样貌,不如说德教扩充了它的宗教意识”㈤。因此,德教的发展是慈善功能与宗教意识相互作用的结果。苏庆华先生认为,“善”和“乩”是维系南洋慈善宗教团体如:道院、德教会、善社等的信仰与运作的两大支柱。由此我们可以说,兴办慈善事业是德教组织的一个重要功能,这一慈善功能适应了当地的社会需求,满足了当地华人,特别是贫困华人的需要。因此,德教才能在一个新的环境中迅速的发展。
三、小结与展望
德教是产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潮汕地区的一种民间宗教。二战结束后,开始传播到香港和东南亚地区。本文主要论述了德教在新马地区的发展并探析其原因。本文认为,德教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教义的逐渐完善,师尊群的扩大,德教会内部结构的完善和德教组织的增加。德教起到了联系乡谊、宣扬中国传统文化,扶危济困等作用,适应了当地华人社会的需要。这些因素是促使德教在新马地区发展的重要原因。德教虽然在新马地区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从长期来看,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德教会的团结与合作的问题。虽然德教的教义和纲领在各个德教会阁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认同,但是在具体的仪式和师尊崇拜上,仍然存在很大的分歧。这也造成了德教分裂为紫系、济系、赞化系、振系、其他派系五大系统。只有紫系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联合的组织,“济系和赞化系的统一组织,不但建立的时间比较晚,而且规模也不大”。“至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才出现的振系和其他派系,至今尚未有建立统一组织的尝试”,这显然不利于德教的进一步发展。德教组织自身也认识到了这一问题,80年代末,紫系“德联”曾呼吁:“以德门一家亲观念,互忍互让,互谅互解,开会讨论,将事情解决,以免有损德誉,影响发扬国内德教之前途”,试图建立一个跨派系的统一组织,但由于主观原因和客观条件的制约,至今尚未实现。如何进一步整合资源,促进德教会的团结与融合,是德教目前面临的一个比较迫切的问题。
(二)德教组织未来发展的问题。其一,慈善功能的弱化。随着马来西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完善,德教会原有的慈善功能逐渐弱化。“现今则比较少病人来看了,现在的人多是去医院”。其二,德教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减弱,面临着后继乏人的难题。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宗教信仰也是多元的。虽然伊斯兰教是国教,但政府并不干涉国民信仰其他宗教。佛教以及其他宗教都在马来西亚社会中有较大的影响。德教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与其他宗教的竞争问题,怎样更有效的吸引年轻的信徒,比如像佛教建立的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德教还没有建立自己的青年组织,这也是德教面临的一个难题。
(三)德教组织的国际化问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化迅速发展,国际化成为海外华人社团发展的一大趋势。德教会作为一种宗教社团,也面临着国际化的问题。近些年来,一些全球性的华人社团纷纷成立,比如国际潮团联谊年会,世界性的恳亲会等等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德教是发源于中国本土的一种民间宗教,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基。近些年来,中国国内也出现了传统文化复兴的现象,“国学热”便是其突出表现。这在某种程度上为德教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机会。怎样积极利用这一大好机遇,加快理论创新,使其符合中国的国情和需要,也是德教走向国际化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转载自
http://www.54open.com/viewthread.php?tid=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