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庆祝59週年阁庆对聯

紫闕宗風振德善昭蘇恩光霈 登壇紹統凝教揚博愛瑞祥臻

2012年3月25日星期日

德教、濟佛與華人文化


(中山大学)陈景熙
     引 言
     德教会是当代海外华人社会中引人嘱目的传承中华文化的慈善社团。本文试图探讨济公活佛与德教的历史渊源,德教纲旨与海外华人的文化传承两个问题。笔者才疏学浅,德业未修,惟愿以此拙文,抛砖引玉,求教于在座的诸位大德尊长。
     一 济佛师尊与德教的渊源
     (一)“德德社”:开放的华人信仰体系在德教的信仰体系中,诸佛仙真的集合称为“德德社”。
     马贵德先生在《〈德教心典〉浅注》中解释说 :
     “‘德德社’者,诸佛仙真之集社也,非人间之集社也。
     原夫“社”字,有神社与人社之分。……是句‘德德社’者,神社也,诸佛仙真布施德德之宫社也。”
     而据杨瑞德子嗣追忆,1939年最初降鸾于英西港杨宅(即“紫香阁”)的,是柳春芳仙师,即该阁主坛师尊。
     至于紫香阁法坛上崇奉的诸佛仙尊,在传世的创阁初期紫香阁印行的劝导念佛的《念佛带归果证》上,就开列了柳春芳先师、杨筠松先师、华佗先师、大圣佛祖、药师佛、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阿弥陀佛凡八位名讳。 
     在1949年之前潮汕本土的德教紫阁中,所崇奉的神明,以李怀德先生的紫阳阁最为齐全,按《竹桥初集》中降鸾仙真辑录,计有:太上老君、八仙、陈抟老祖、文昌帝君、武昌帝君、财帛星君、福德神、司命神、玄天上帝、协天大帝、何野云祖师、华佗祖师、医圣张仲景暨杨柳祖师。
     此外,据《汕头紫雄阁的回忆》,在该阁降鸾的,有关平主裁、济颠佛尊、白云、吴梦吾、杨柳仙师等。
     至于今日海外德教会崇奉的神明,华方田教授认为:“会集了儒教、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及民间信仰中的各路神灵。除了五教教主以外,还有玉皇大天尊关圣帝君,及柳春芳、 杨筠松、张玄同、吴梦吾四位掌教师尊,还有道济佛尊、八仙之一的吕纯阳祖师等。”
     可见,在德教的扬教过程中,崇拜体系有着扩展的趋势。“德德社”是兼容并蓄,具有开放性的华人信仰体系的代表。
     (二)济公与三教合一的天台山宗教传统
     在今日德教界衮衮诸师中,“道济天尊在德教普受德教门徒敬仰与爱戴,地位崇高,……众方来朝,万人景仰”。 
     济公,圆寂于南宋嘉定二年(1209),法名道济,浙江天台人。 
     两宋是中国三教融汇的重要时期,在天台山表现尤其明显。天台山道教传承最初是以传授丹诀为主的“上清派”。北宋时出现了主张释道双融的道教南宗。道教南宗张伯端将宗教归求分为三阶段:由儒入道——由道入禅——禅道双修,认为末者是修行的最高境界。宋元之际,允许饮酒食荤的道教“正一派”在天台山隆极一时。 因此,济公活佛作为天台山三教合一宗教传统的文化象征,在宋代以后的华人社会中,受到广泛的崇拜。
     (三)济佛与潮汕德教     1 济佛与海门练安善堂 民国十五年(1926年)正月,潮阳海门民众在当地三山圣王庙请鸾,奉大峰祖师乩谕开始修荒冢、超幽普度。民国十六年(1927年)五月,成立练安善社。
     民国廿一年(1932)中秋节,济佛降鸾于练安善社: “蹑足踉蹡走一趟。殷勤训诲不停松。有人笑吾颠狂客。学做颠狂总不难。余乃济颠祖师是也。” 沦陷期间,海门大饥荒,又有“邪狗”(即野狗)为患,大峰祖师降鸾练安善社,称请来济佛长驻海门驱邪,增设济佛造像,香火甚旺。 2济佛与达濠从德善堂、紫豪阁 1943年初,潮阳县达濠埠商界请海门练安善堂乩务组到达濠,请济佛降鸾驱邪治病、祈福问事。随后,请示济佛获准,在当地训练乩手,设鸾台于青云岩十八石洞大峰祖师庙,并于1943年农历三四月间成立了从德善堂。 甲申年(一九四四年)闰四月十一日,在马贵德、李怀德等人的策划下,达濠成立了以吴醉樵为阁长的德教会紫豪阁。 大约一个月后 ,紫豪阁长吴德天(醉樵)接替吴柏如担任从德善堂第二任理事长,将紫豪阁与从德善堂进行合并。 
     杨柳仙主坛的紫豪阁与崇奉济佛、大峰祖师的从德善堂的合并,使得济佛与大峰祖师也成为了紫豪阁的主坛师尊,从而将这两位神祗引入了德教会的神系之中。此举对由此而降,直至于今的德教信仰体系,以及德教与善堂这两大系统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济佛显圣与谕修三圣庙丙戌年九月初一日(1946年9月25日),从德善堂•紫豪阁扶乩于达濠青云岩十八石洞鸾台,大峰祖师乩示,重阳日,济佛欲现身与众生结缘。九月初九日(1946年10月3日),济佛现身青云岩十八石洞迎佛台对面西山之巅,并降乩自画像。 己丑年(1949)夏天,济佛乩示当地五善堂募捐恢复达濠神农圣庙,崇祀神农、孔子、济佛,改名“三圣庙”。 云端显圣的灵验与乩谕鼎建的竣工,展示了当时当地信众对济佛的虔信程度。
     二 德教纲旨与海外华人的文化传承
     (一)十章八则:国家认同转向中的中华文化传承
     德教的十章八则,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智”和“不欺、不贪、不伪、不妄、不骄、不怠、不怨、不恶”。 是各国德教会共同尊崇的纲旨,也是济佛等德德社诸位师尊降鸾时所屡屡训喻的教诲,是德教的教义核心与行为准则。
     十章是汉代以来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和宋代开始出现的“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融会,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十章八则强调人们要去遵守古代的道德标准,以圣贤的楷模来作为当代人们的行为规范。” 
     《德教心典》云:“教不离德,德不离身(心)”。德教的以德教人的教化思路,是劝勉入德善士“德不离身(心)”,勤修德业,进而“德化家庭”,渐次推动社会、国家、世界的和谐康乐。这其实是中华文化的“善与人同”价值观的体现。
     另一方面,20世纪50年代以后,海外华人因应时势的变化,归化所在国国籍。海外华人需要协调国籍认同与文化传承的关系。在德教鸾墨关于十章“忠”的阐述中,我们看到了东南亚德教会采取与时俱进、因时制宜的生存策略。
     在早期的德教乩文中,1944年柳春芳师尊降于紫阳阁的《德教意识序》云:“夫德者,理也,理加于父母则为孝,加于君为忠,……” 1962年9月6日,孚佑大帝降于砂朥越紫霞阁冠咏十章曰:“忠心职守事持谨”。 
     而在今日,德教十章八则的一般诠释则称:“忠:竭诚尽责,献身国族,正直无私。” 换言之,在国家认同已经实现转向,落地生根的海外华人中,德教会之类的社团,坚持以务实的态度,传承中华文化,造福所在国的国家与社会。
     (二)三教与五教:华人的文化适应与厚德载物     当代德教通常都尊崇道、释、儒、耶、回五教教主,崇尚“崇德、慈悲、忠恕、博愛、慈恕”的道德观。这种传统,就文献传承而言,很可能来自民国十三年(1924年)降经于四川叙州(今宜宾市)大观楼的《新颁中外普度皇经》。这部典籍中,收录有五教教主先后降鸾的乩文,而玄旻上帝的乩文中,也有“五教阐扬于世”的辞句。
     1944年清阳二掌马贵德、李怀德合掌扶于紫阳阁的柳春芳师尊《德教意识序》指出:“此五教者,乃原始宗教中之各宗教也,……(五教主)皆本于德念之立场以教化而已。” 在1946年汕头明德出版社初版的《中国原始宗教》一书中,马贵德先生对上引乩文解释说: “我们提倡德教,便是恢复人类的原始宗教,而汇合世界宗教的异名,成为世界大同的先声,不特把人类平常善良而共同合理的道德行为灌输给一般未明道理的人知道,从而指导他们循依人类博爱共存的大道上迈进;同时并且发扬人与人,家与家,国与国的良善感情而融合为美好、互助、合作、愉快的世界一家理想。换句话说,即是祈求世界人类的互相敬爱,互相尊重,使社会没有欺伪、贪妄、骄怠的行为,没有是非讼扰、侵损相害的恶风,达成世界极乐,到处天堂,人人忠恕,个个慈悲的人类幸福生活。” 
     反映出德教所承传的厚德载物、善与人同的华人美德。不过,德教在海外扬教之前,在潮汕本土的阶段中,实际上关系到的,只是儒释道三教。今天的五教同宗的格局,是在德教南传东南亚之后发展出来的。所以,李怀德先生在1981年接受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郑良树博士的访问时,认为:“国内儒道释,国外五教,德教在上。” 这种演变,展示出华人文化随遇而安的社会适应能力。
     结 语     《易经》曰:“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承袭数千年华夏古风,而今德泽天南的德教,正是在济公活佛等古圣先贤的精神鼓励下,厚德载物,善与人同,晖光日新地拓展着造福世界的盛德大业。

 http://www.thaicheechinkhor.com/index.php?langtype=cn&pageid=cn_10&add=view&i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