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照片來自網絡
根據資料位於馬里士他路249號的梧槽大伯公廟建於1847年,是新加坡歷史最悠久的大伯公廟之一,也是文化遺產中的瑰寶。廟內擁有新加坡僅存的兩座固定大戲臺之一,成為宗教與戲劇文化的重要象徵。
「梧槽大伯公廟」之名源於其所在地的歷史沿革。早年,大伯公廟一帶隸屬於勞明達街(Lavender
Street),而勞明達街的舊稱為梧槽路(Rochor Road),因此廟宇自然被稱為「梧槽大伯公廟」。
廟宇的建造起源於南來的福建籍甘蔗園工人。他們因甘蔗園地廣林深,猛虎出沒、鰐魚橫行而面臨極大威脅。為驅逐猛獸蟲害,祈求四境平安,他們發起膜拜伯公,祈求神明庇佑。在伯公神威護佑下,災害消弭,環境逐漸安寧。為感念伯公之靈威,村民倡議籌建廟宇以奉祀伯公,表達敬仰與感激。
梧槽大伯公廟歷經多次重建,但始終保持傳統閩南建築風格,其結構古樸典雅,雕梁畫棟氣韻天成。作為歷史悠久、建築獨特的宗教場所,廟宇已成為新加坡馬里士他路的重要文化地標。「梧槽大伯公」之名更成為馬里士他路的代稱,象徵著這片土地的歷史傳承與文化記憶,深受當地居民與遊客的愛戴與珍視。